但其实,这个365天的蜡烛还真的不是个简单的活,首先,农历的年还真的不是一年有365个日出。有时候长,有时候短,农历有闰月。就算是阳历,那也有个闰年。
这个一没资产,二不赚钱的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蜡烛供销社的一把手和其他有关人士都躲得天远地远的。
“公司不叫一日,叫一暖,这个字念暖。”左建设是个女儿奴,被女儿闹腾了半天,也没有生气。
哥哥左一1980年出生,大了左再整整十岁。
大和尚慈悲为怀,一个七岁小女孩的心愿,他也不忍拒绝。于是,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那两根蜡烛就在普陀寺立起来了。
这年烛一立就立出事情来了。这么大的蜡烛,普通人见着新鲜,大和尚的几个俗家弟子见了就也想要请一对这样的蜡烛来祈福。大和尚的俗家弟子不乏捐了很多钱,做了好多善事,又有心向佛的大企业家。
“这个字念暖,是温暖的意思,左再以后小名就叫暖暖好不好?”
为了哄好这个小祖宗,左建设还真的大张旗鼓地做了一个白马蜡烛,给他们家小名叫暖暖的小朋友的最要好的幼儿园同学。
左再四岁时候误打误撞给一暖蜡烛公司带来的十二生肖蜡烛生意,其实还看不出来她除了爱钱有什么商业天分。
大多温州家长那会儿选择送小孩去上海因为上海离温州比较近,而且2000年那会儿,你在上海买个好点的学区房,拿个红印至少是蓝印的户口让小孩子在上海的好学校念书还是比较容易的。
得,又是这个哭法,又是为了钱,左建设真是拿他的女儿没有办法。
到了1999年的2月15日夜里24点,左再的那对蜡烛没有写大悲咒的蜡烛,和大和尚弟子的那一对有写的就真的刚刚好烧完了。
“年烛”一根定价3000块,考虑到运输途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损伤,左建设是算是比较实在的商人。他也知道信徒们去佛堂请他家出厂的“年烛”,至少都是一万一根起的,但那是人家要添的香油钱,左建设根本就不眼红。
左建设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因为蜡烛这个东西,在中国,真的是几千年前就有的东西。
左再说到这里再度泣不成声。
左再小时候只热衷赚钱,完全不喜欢花钱,她就喜欢看着自己存折里的钱越来越多。
左建设很满意,再加上女儿的出生,1990年的1月1日,大概是左建设结婚之后最开心的一天。
左再看到成品,有点恍惚,那哪是蜡烛啊,简直就是一根蜡柱。
左建设觉得他的女儿可能就是一时胡闹,很快就不那么爱钱了。但他很快发现他错了。
龙凤烛这么卖下去,到2001年,一年赚个百八十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左建设能赚个三五百万,还是得益于他们家爱钱的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