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嬷嬷又起身道:“我还得去给老爷和太太请个安。”
荣筝在帐子里叹息道:“睡不着。”
“是啊,爹爹已经答应了。”
外家送她这么多的东西,自然是外祖母和舅母们心疼她的意思。母亲早早的走了,就留下了她一根独苗,齐家又担心继母对荣筝不好,处处便替荣筝想到了,所以格外的大方。
孟嬷嬷笑吟吟的接过了道了谢。
紫苏让小丫头端了热水进来,服侍荣筝洗了脸,又替她通了头发,换了入睡的衣裳。床上早已用了汤婆子,被褥都是暖暖的。
合家大小满满的四桌人,也没外男,因此连屏风也没有设,不过男女不同桌而已。
此刻荣筝就羡慕起有个亲兄弟的好处来,她要是有个亲兄弟,父亲一定会耐心教导,不知多么的出色,她也有个依靠。
团圆饭是酉正开始的,宴席设在慎心堂。以前乔老夫人住的院子里。
荣筝行事大方,一时间得了众人的赞赏。荣筝微微一笑,十分的大方得体。前世她不曾做这些,虽然也活得自在,不过能得长辈们的欢喜,想来她今后的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心些,她也乐意讨好。
荣筝出了暖阁,又穿过了东间,走了一段,才到了花厅。
荣筝让人解了地上还绑着夹板的两口箱子。肖王氏帮荣筝打开了箱子,立马就呆住了,不由得感叹道:“三小姐,齐家人可真是大方啊,送您这么多好东西。”
等到荣筝上了床歇息,紫苏收拾了下,看了看外面的风炉,上面有个银铫子,烧着水。怕荣筝半夜要水喝,总不能呈冷茶上去。
紫苏便絮叨起来:“明天肯定要去大相国寺上香,到时候小姐一定要好好的上一炷香,再去求个签。”
连三房那边服侍荣筱的大丫鬟果儿都得到一串琉璃珠。在荣筝的礼单里,杜鸿是排除在外的。她故意忘记了他,今生不想再和那个男人有半点的牵扯。
荣江和马氏坐着说话。荣笙坐在了马氏的膝上,马氏正剥核桃给女儿吃。
荣筝让紫苏和紫英帮她把东西收拾出来,除了一部分留作自用,其余的全部拿去送人。上到父亲、大伯父、大伯母等,下到身边服侍的这些近人,亲疏有别,她送的东西也轻重有别。
荣筝自重生后,第一次将身边的情况好好的重新审视了一遍,将来的路该怎样走,她隐隐的有了个目标。
叔父不是士子,更不懂写文章那一套,对于这个妻族的侄儿自然也看得很淡。可杜鸿和他们这一房走得近。原因是年初时,杜鸿写了篇文章找了父亲帮看,父亲看后大为赞赏了一番,当场就送了杜鸿他一方刻了山水的端砚。或许又是因为父亲没有儿子的关系,对杜鸿更加亲近了几分,还去学馆里给先生打过招呼让好好的照看杜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