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贵姓陈,耳东陈,陈平贵。”说完将香烟横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凤凰,好烟!我们这很少见。”
“不远,我家就在附近,走路5分钟。我女婿家在县城边上的太平村,骑车十来分钟就到,过会我去借辆自行车。”
果然,那服务员拉了个凳子,坐在张楠边上开始拉家常。
“不过老陈你也知道,这花钱买全国粮票在本地人之间转转还行,我这来出差的可不敢,万一给算成倒买倒卖我上哪说理去?”
…….
“同志来咱们这出差?”中年男人显得有点自来熟。
“不用,够了。”说着从上公文包侧袋里取出一沓全国粮票,找出张半斤的粮票,加上一张两元人民币递给服务员。
“我事已经差不多办完了,后天走。今天下午和明天都有空。”
这幅穿着让他在这座小县城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不利于他开展工作——因为他今天要去“捡”点东西,一安排好住宿就迫不及待出门查看环境。
“同志,来碗肉丝面。”
“手持钢叉,在逃命的战将应该是段志玄,后边追杀的这个就是单雄信。端坐马上的是李世民,后为尉迟恭。”张楠在仔细观察了瓷罐的里外状态后,小心的将其拿进卫生间清洗干净、擦干。
因为来得晚,这会餐厅里其它吃饭的人都吃完走人了,就剩下他一个。一会功夫,竟然没叫号,那服务员用个托盘端着面条就过来了,还多了盘浅浅的五香牛肉。
“嗯。”没办法,年少多金外加长得帅,到哪都受欢迎。不过张楠没多说,接过钥匙,报以一个礼貌的微笑就转身离开,这会他心思可不在这个女服务员身上。
张楠感觉自己的后背这会全是冷汗,心跳足有一百八!自己成功了!
沿着县城江北路一路走,半道上打听了一回,很快就找到了目标:H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院。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走进大门口,而是在街对面点了根烟,观察了一会。
直到1987年的一天,一名散步的农艺师将它捡回了家,插过花卉、放过玉米种子……直到1989年,机缘巧合之下才被博物馆人员发现,最终捐赠给了国家。
灿烂的阳光下,从桂省H县政府招待所的大门口走出一个夹着浅色公文包的年轻人。
不愧是政府招待所,边上还放着个报架,选了《桂省日报》,随意找个位置坐下看报等面条,顺便缅怀了一下有智能手机的时代。
票子,张楠说的显然是全国粮票。